6月19日,中國經濟網發(fā)布《國新投資認購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首發(fā)份額》,報道國新投資聯合廣發(fā)、南方、景順長城等基金公司推出的首批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正式發(fā)行上市,成為繼央企股東回報、央企科技引領、央企現代能源后,中證國新“1+N”指數體系又一重磅央企主題ETF產品?,F全文分享如下:
近日,中國國新旗下國新投資與廣發(fā)、南方、景順長城等市場頭部機構合作推出的首批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正式開始發(fā)行。據悉,國新投資認購了上述ETF首發(fā)份額,此舉傳遞出堅定看好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長期價值的積極信號,同時也彰顯了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在維護央企市場價值,提升港股央企上市公司定價權方面的責任擔當。
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編制充分彰顯央企上市公司投資價值
央企上市公司是香港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公開數據顯示,港股央企上市公司130家,總市值約10萬億元,以較少的數量(占比約5%)貢獻了較大規(guī)模的市值(占比約20%)、營收(占比約40%)、凈利潤(占比約25%)和分紅(占比約25%)。分行業(yè)來看,在能源、電信、基建、高端裝備等實體產業(yè)領域,央企上市公司均占有較大的比重,是提高港股市場資產類型多樣性、保障市場穩(wěn)定運行的中堅力量。
為深入貫徹落實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工作部署,更好發(fā)揮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通過股權運作服務央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(fā)展的功能作用,助力中央企業(yè)增強資本、人才、技術等各類要素全球化配置能力,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、兩種資源實現高質量發(fā)展,國新投資在首批“1+N”系列央企指數及ETF成功實踐的基礎上,委托中證指數公司編制了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,并于2023年9月正式發(fā)布。
該指數選取行業(yè)地位突出、經營穩(wěn)健、現金流充沛、市值大、分紅高的50家港股央企上市公司作為成分股,以反映港股通范圍內股息率較高的央企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。該指數采用了多幣種設計,通過境內外資本市場間的協(xié)同聯動,引導更多國際資本和產業(yè)資源向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高效聚集。
此舉既是“1+N”系列央企指數業(yè)務模式的重大創(chuàng)新,也是股權運作領域的重要拓展,更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全方位服務央企上市公司的重要舉措。
首批跟蹤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的ETF產品受到市場認可
6月11日,來自南方、廣發(fā)、景順長城的首批三只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集體開啟首發(fā)認購,聚焦“央國企、高股息、港股通”三大核心特質,成為繼央企股東回報、央企科技引領、央企現代能源后,國新“1+N”指數體系又一重磅央企主題ETF產品。
業(yè)內人士介紹,本次 ETF 發(fā)行上市具有兩方面的首創(chuàng)意義:一是本產品將成為香港市場首只央企主題 ETF,對于支持境外上市央企,豐富香港市場資產種類意義重大;二是在兩地同時進行ETF發(fā)行上市屬市場首創(chuàng),具有整合兩地資源、促進兩地聯動的標志性意義。
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及ETF產品的推出,能夠給包括境內人民幣、離岸人民幣、港幣、美元等在內的境內外資金提供配置央企上市公司的便捷通道,在更大范圍內為相關央企上市公司引入增量資金,提升并穩(wěn)定其股價表現,促進港股央企上市公司估值水平的合理回歸,引導更多國際資本和產業(yè)資源向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高效聚集。
中證國新“1+N”系列央企指數產品版圖日益完善壯大
國新“1+N”系列央企指數以體系化、專業(yè)化、市場化為導向,采用1條綜合指數加N條主題指數的布局方式,深度挖掘央企上市公司價值主線,填補多個領域央企指數的空白。目前,系列指數包含綜合指數、科技類指數、紅利策略指數、周期行業(yè)指數和風格指數等各類型9條指數,初步形成多維度、立體化的國新央企指數矩陣。
指數的專業(yè)性和市場價值得到市場機構廣泛認可,先后由廣發(fā)、博時、易方達等市場頭部機構發(fā)行13只跟蹤指數的ETF產品,首發(fā)規(guī)模合計575億元。其中,2023年跟蹤央企股東回報、科技引領、現代能源3條指數的9只ETF產品募資規(guī)模168億元,為全市場領先系列指數ETF產品,有力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向符合國家戰(zhàn)略的產業(yè)集聚,支持關鍵領域央企上市公司高效配置市場資源,提升央企上市公司的市場認同和價值實現。